一、观念传递:
志愿服务基于爱心和奉献,志愿者应该具备服务意识和责任感
这一条意味着,志愿者在参加志愿服务之前需要先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,认识到志愿服务的本质和重要性,理解自己的义务和责任。
二、服务对象:
志愿者需要知道服务对象的需求,并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权利。
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需要关注服务对象的需求,并尽可能满足他们的需求。同时需要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权利,不做超越规定的行为。
三、安全管理:
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需要遵守安全规定,注意自身安全和服务对象的安全。
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需要注意自身安全和服务对象的安全,遵守安全规定,注意防范风险。
四、社交礼仪:
志愿者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交礼仪,与服务对象、其他志愿者和工作人员进行正常的沟通和交流。
志愿者在进行志愿服务的过程中,需要与服务对象、其他志愿者和工作人员进行正常的沟通和交流。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交礼仪,保持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举止。
五、服务技能:
志愿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服务技能,例如组织能力、沟通能力、解决问题能力等。
志愿者在进行志愿服务的过程中,需要具备一定的服务技能,例如组织能力、沟通能力、解决问题能力等。
六、团队协作:
志愿者需要具备团队协作能力,在团队中与其他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合作完成任务。
志愿者在进行志愿服务的过程中,需要与其他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协作完成任务。需要具备团队协作能力,尊重他人意见和权利,积极沟通,共同完成任务。
七、服务规划:
志愿者需要有服务规划,对服务任务进行合理的安排和分配确保服务效果和效率。
志愿者在进行志愿服务的过程中,需要进行服务规划,对服务任务进行合理的安排和分配,确保服务效果和效率
版权所有©2023-2024 杭州市萧山区宁围街道振宁社区绿洲公益服务中心 浙ICP备2024116510号